【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2023-A-05088】
钦点状元 宰相王杰 扳倒和珅
人物简介:
[展开]
1.王杰(1725年-1805年2月9日 ),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 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嘉庆帝即位,仍为首辅。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嘉庆十年(1805年),王杰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追赠为太子太师,祀于北京贤良祠:
2.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前后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1736年2月12日[1]至1796年2月8日[2]。清高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生于1711年9月24日,卒于1799年2月7日。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3]清高宗于1736年2月12日开始使用“乾隆”年号,至1796年2月8日为止:
3.嘉庆是清朝的一个年号,在乾隆之后,道光之前,共计25年。1795年10月3日,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立爱新觉罗·颙琰为皇太子,并下令从次年正月初一日(公历1796年2月9日)开始改用“嘉庆”年号。[1]1796年2月9日(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清高宗传位给仁宗,正式退位,仁宗正式即位。[2]爱新觉罗·颙琰就是清仁宗嘉庆皇帝:
4.孙景烈(1706~1782年),字孟扬,号酉峰,陕西武功人,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关中著名学者。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卒于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年七十七岁。本名孙景烈,字孟扬,号酉峰,幼年好学,聪颖过人,博览群书,过目不忘。由于他廉洁谨慎,辛勤于教育事业,被陕西巡抚崔纪以贤良方正推荐,朝廷加授六品官衔。景烈生性耿介,除潜心精研学问外,别无所欲。他冬不向火,夏不挥扇,虽盛暑,仍衣冠整肃,从不懈怠,其严谨端方,几近于愚。正因其孜孜不倦,穷究理学底蕴,故被称为关西夫子,海内大儒。他的学问渊博,热心于教育事业,为当时名儒。勤恳执教三十多年,生活淡泊,不结交权贵:
5.尹继善(1695(乙亥年):1771)清代官吏。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满洲镶黄旗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尹泰之子。雍正元年进士,历官编修、云南、川陕、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理河务,参赞军务。有《尹文端公诗集》10卷等,曾参修《江南通志尹继善,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字元长,号望山,姓章佳氏。章佳,本系地名,后因以为姓。始祖穆都巴延,本居长白俄莫和苏鲁:
6.陈宏谋(1696年:1771年), 中国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咨,曾用名弘谋,因避乾隆帝“弘历”之名讳而改名宏谋。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所至颇有政绩,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处水利,疏河筑堤,修圩建闸。先后两次请禁洞庭湖滨私筑堤垸,与水争地。治学以薛瑄、高攀龙为宗,为政计远大。辑有《五种遗规》。乾隆三十六年卒:
7,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8,程兰玉,(1725年-1805年),陕西咸阳人,王杰夫人,与王杰相濡以沫、共度一生,勤劳节俭,相夫教子,是典型的中国家庭主妇:
9,吴老夫人,(1705年:1786年),陕西韩城人,王杰母亲,早年丧夫,孤寡一人,吃尽苦头将王杰兄弟三人抚养成人,晚年随王杰夫妇享受人伦孝悌:
10,陈婷婷,(1729年:1805年),广西桂林人,才貌双全,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在书法和诗词方面颇有造诣,对王杰痴情迷恋:
11,杨勋,(1721年:1792年),陕西韩城人,王杰同学,少时顽皮不用功,时常欺辱王杰,后孤苦一生:
简要梗概:
出身寒门的王杰,寒窗苦读、历经锤炼,被钦点为状元,入仕后从侍郎做到首辅,与权臣和珅斗争了十余年,最终为朝廷除去了和珅集团以及因其导致的白莲教暴乱祸患。
详细梗概:(1459字)
王杰8岁丧父,家境贫寒,在寡母含辛茹苦的抚养和教诲下,天资聪颖的他用功求学,得到了崇尚张载关学的义学程先生(程兰玉之父)垂青,悉心教育栽培,不仅学习应考的四书五经之类,而且对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学也有涉猎,特别对张载的关学,颇有研究,学业大长。他求知若渴、少有闲心。常被杨勋等人欺辱、骚扰,也被程兰玉及程先生庇护。王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书法、文章造诣颇深,他20岁时,在县考、府考中出类拔萃,均名列第一。被韩城县令赐匾“旷代雄才”,并赠“伟人”字号,当地人则誉为才子、神童。
乾隆十二年,受到程老先生举荐的王杰,就读北方名校“关中书院”,师从儒学大师孙景烈,这位关学大儒传授给王杰的,不仅是广博的学问,还身体力行影响着王杰立身处世之道。从学孙景烈,不仅使王杰的学问、眼界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对其人生观、价值取向等影响巨大。王杰中举之后,朝廷委任他担任西安附近的蓝田县教谕(做一个负责一方的县级教育官员)。恩师孙景烈却将王杰推荐给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江苏巡抚陈宏谋。王杰先后在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江苏巡抚陈宏谋府上做过幕府属吏。由于才华出众,文笔甚好,且性格耿直,得到两位封疆大吏的青睐。无意间还博取了尹继善妻妹静怡和陈宏谋外甥女婷婷的芳心。王杰专情,表明决不辜负发妻程兰玉,从韩城老家专程赶来的程兰玉极力说服王杰,让王杰娶静怡和婷婷做侧房小妾。王杰当时主要工作,就是起草尹继善和陈宏谋给皇帝的奏章。乾隆皇帝在不经意中,不仅慢慢熟悉了王杰的字体,也熟悉他文章的风骨。只不过,当时皇帝还不知文章为何人所作。
命运之神终于垂青这个才学卓异的贫寒子弟,王杰以殿试第三名的成绩却被钦点为头名状元,虽获荣耀,但也招来嫉恨和不服,从京城到地方,先后有多名学子和书生与王杰比对赛诗,但均不及王杰。王杰入仕后,历任户部侍郎、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军机大臣、尚书房总师傅、东阁大学士等职。在清乾隆、嘉庆两朝为官,与权臣和珅斗争多年,深得朝野赞服和乾隆、嘉庆皇帝……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场,一组镜头
黄河龙门,司马迁祠墓,禹山、香山,三义墓,党家村,韩城古城。
镜头落点:状元府。
配音解说:(与以上情景同步)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韩城悠久的黄河文化孕育出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从历史上的程婴、司马谈、司马迁、薛端、张昪、郝鼎臣、王盛、郭文英、解经邦、刘荫枢、王杰、强望泰、吉同钧,一直到近现代的薛正清、师哲、王捷三、杜鹏程、高德辉等,作为“黄河之子”的感人故事体现了韩城自古就是崇尚文化、重视教育、培育人才的一方乐土。
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扳倒和珅的一代名臣,状元王杰的故事。
第二场,韩城古城学堂外,日
王杰脚下踩着摞起的几块砖头上,趴在木格子窗户边看着先生给学子们讲课、教授写字。他不时用木棍在墙上比划、仿写着。靠近窗户的程兰玉扭头看着王杰,先生顺着程兰玉所望之处,注意到窗外旁听的王杰。
字幕显示:(对应人物出场)王杰,时年8岁。
程兰玉,时年8岁。
第三场,王杰家,夜
破败的院落,王杰母亲把浆洗好的衣物往晾衣绳上搭着,她疲倦不堪的样子,扭头看了一下厢房在油灯下专心读书的王杰,脸上露出笑意。
王杰母亲:杰儿,下午先生来访,说你室外旁听、天生好学,若加教诲,将来必能出人头地。让你明起与众学子一起入学堂受教。
王杰:我不入学堂,母亲。我爹刚去世,家里全靠您替人浆洗衣物赚取零碎钱支撑养活,哪还有余钱供我读书啊?
王杰母亲:先生说了,学堂乃乡绅捐钱兴办,称之为义学,为的就是不再使有才之士屈才埋没。
王杰:那太好了!我终于可与其他人坐在学堂里读书听讲了!孩儿一定用功学习,将来也去资助那些像我一样没钱读书的穷苦孩子。
王杰母亲:杰儿从小有思想有抱负,长大一定会有所成就的,母亲盼着你能考取功名,做一个像你父亲一样受朝廷颁奖,受万民敬仰的清官、好官。
王杰:母亲,孩儿记住您的话了。
第四场,学堂,日
先生诵读着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