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2019-A-00359】
感恩 都市 回报 聋哑 长者 画家
简要梗概:
讲述画家作画时偶遇一次温馨,这不仅让他突发灵感创作出一幅获奖油画,也让他灵魂得到了一次洗涤和提升。
详细梗概:(418字)
画家雨中作画时被一患有中风后遗症的长者误解,误解消除后长者让陪伴其锻炼的聋哑女孩给画家送了一把雨伞。这女孩是长者收养的孩子。这是画家无意中听路人说的。画家回去后突发灵感,以聋哑女孩搀扶长者上台阶的感人画面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回报》的油画。作品在国外的油画大奖赛中获得大奖。获奖后,国外有人愿出20万欧元购买,但画家却坚持认为,这幅画只能是那位患中风后遗症的长者和聋哑女孩才能拥有。因为,他们二人,一个懂得恩泽,一人知道报达。于是,画家便背着这幅画作回国。但是,由于画家当初并没有去追问那位长者和女孩的姓名以及家庭住址,也只能在原地点守望。一年以后,画家在原地点作画时又见到了他们二人。为了在赠送时不致于使二人感到突兀,画家采取了一种不声不想的赠送方式。如愿以偿后,画家才悄悄离开。
该微电影是响应国家“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而专心创作。它告诉人们,懂得恩泽的人值得人们尊敬,知道回报的人同样值得人们尊重,他们都是社会的正能量。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主要人物:
1、中年画家,40岁出头
2、患有中风后遗症的长者,70多岁
3、聋哑女孩,12、3岁
4、购买画作《回报》的外国收藏家,50多岁
剧本正文:
1 外 姑苏古城环城公园 日
稀落雨点中,我们看到荷塘边长木板条路的路沿下站着一位长发披肩人的背影。
镜头推近并转向正面后,我们看到这位长发披肩人为中年男性。他面前支着一个画架,画架上的画板被一层薄薄的塑料布遮盖着。
这位中年画家穿了一件浅灰色夏装,浓眉下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炯炯有神。虽然长发长须让不修边幅的他显得有些沧桑,但这更让他有了艺术家的气质。
此时,画家正抱着双臂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荷塘中不远处的两叶荷叶。
那是远离其它荷叶而独立存在的两叶荷叶,它处在一片较大的水域中央。高一点的已展开成了雨伞状,而低一点的则两边还向内翻卷着。
由于这时起了一阵微风,于是,塘中平静的水平面上便有了鱼鳞般的碎碎的光波。这让画家突然想起了清朝诗人吴绛雪的那首《夏》的回文诗。因而,画家不由自主的朗诵出了声来: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突然的,一阵稚嫩的聋哑人发出的“啊——啊——”声从远处传来。
寻声望去,我们看到长木板条路的尽头,一位穿着透明雨衣的女孩正一边后退,一边鼓动着不远处的长者朝自己走近。
镜头推近后,我们看到长者像是一位学者,他左手撑着一把打开的雨伞,右手拄着一把合着的雨伞。从他走路的艰难程度上看,他是一位患中风后遗症的行动迟缓的人。而女孩则像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虽然她透明雨衣里穿的衣裳比较鲜艳,但还是让我们看出了她与城里人的某些不同。
当小女孩再次发出“啊——啊——”的喊叫声,并附带用手势比划着让长者大胆迈出腿脚时,我们才得知,这位女孩其实是一位聋哑人。
猛然地,将要走到女孩跟前的长者停下了脚步,随后他目光变得如炬起来。
女孩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刻来到长者面前,她不解地比划着问长者看到了什么。
长者伸出手朝前指了指。
这时,我们看到了站在长木板条路路沿下露出的半个身子的中年画家的背影。……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