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2019-A-05530】
情感 变迁 我的视界
简要梗概:
故事讲述女子出嫁前梳头仪式的情景,奶奶、妈妈、姑姑齐聚一堂,(风俗寓意)将好运和幸福传递给即将出嫁女子。穿插了奶奶、妈妈、姑姑、新娘等不同年代的“情缘”“家事”,反应出70年来中国家庭衣食住通讯的巨大变化,爱的表达方式在改变,但真情永不变,中华民族儿女对家的情怀世代传承永不变。
详细梗概:(315字)
故事讲述女子出嫁前梳头仪式的情景,奶奶、妈妈、姑姑齐聚一堂,(风俗寓意)将好运和幸福传递给即将出嫁女子。穿插了奶奶、妈妈、姑姑、新娘等不同年代的“情缘”“家事”,反应出70年来中国家庭衣食住通讯的巨大变化,爱的表达方式在改变,但真情永不变,中华民族儿女对家的情怀世代传承永不变。
家是饮食起居的地方、亲情血缘的纽带,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湾。家,对每个中国人都意义非凡。中国富强,给予4亿多家庭带来繁荣和安康。家与国,共同承载着每个中国人的情感、荣誉和梦想。
主旋律爱国情怀,以小见大,从生活温馨细节,见证70年中国巨大变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密切相关,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才有家和万事兴,家庭才会繁荣和安康。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主旋律爱国情怀,以小见大,从生活温馨细节,见证70年中国巨大变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密切相关,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才有家和万事兴,家庭才会繁荣和安康。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一 2019年:新娘房间-室内-夜(黎明前)
人物: 奶奶、妈妈、姑姑、彤彤(新娘)
∆房间内,布满了结婚喜庆的装饰,妈妈正在床边整理检查三套结婚礼服,彤彤身穿睡衣坐在化妆台前,姑姑正用化妆棉给她轻轻擦脸。化妆台上有一盒新娘化妆用品,还有一个戒指盒,一张老照片,一张明信片。
∆彤彤看着镜子的自己。
妈妈着急(镜外音):出门礼服、大婚纱、旗袍三套,没错!再检查一次,纽扣、针线……
∆门铃响了~叮咚
∆姑姑打开门,奶奶(大衣盖着旗袍装,斜背着一个大挎包)微笑站在门外。
姑姑高兴:奶奶到了。
∆彤彤站起来,奶奶走到她跟前,从挎包拿出一朵大红花。
彤彤(心里独白):今天,我要出嫁了!
∆特写,彤彤主视觉,奶奶伸手给出的大红花。
彤彤(心里独白):奶奶说,她结婚那天,戴上一朵红花,就礼成了。(红花相似转场)
二 50年代:土房子-室内-白
人物: 年轻时的奶奶、年轻时的爷爷
∆(红花相似转场)年轻时的奶奶递出红花。
∆字幕:5060年代,婚礼低调简约。
∆1张被红色纸包裹着的桌子,上面放着搪瓷盘子和水壶,盘子上有红色纸,水壶也被红色纸包裹着。年轻时奶奶身穿一套蓝色解放装,年轻时爷爷身穿一套绿军装,两人各拿着一朵红花,在桌子旁站立对视,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就在他们中间,画像两旁贴着2个红“囍”。
∆爷爷和奶奶交换红花,各自戴着自己胸前,两人向对方鞠躬。
∆镜头后移,场景变大,看到房子窗,再看到土房子,再看到房前的大树,大树叶子随风飘落。(叶子相似转场)
三 70年代:瓦房子-室内-白
人物:年轻时的妈妈,年轻时的爸爸,街坊邻居若干
∆(叶子相似转场)树叶飘下,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车轮飞速掠过。
∆年轻时的爸爸身穿一套有点宽大的西服,手戴钻石牌手表,胸口前挂着大红花,高兴地踩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拐进巷子里瓦房前停下。
字幕:70年代,聘礼三件:套自信车、手表、缝纫机。……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