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梗概:(422字)
故事梗概: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年少的邵安亲眼目睹了亲身母亲王梅被日本兵所残杀,姐姐邵萍被日本兵抓走而不知生死。邵安在被八路军指导员所救情况下加入了八路军,誓死为母亲报仇,同时寻找姐姐的下落。在刚加入八路军的时候,邵安结识了与自己有同样遭遇的小梁子,读过书有理想的许文,外表冷酷内心善良的李德明,当过乞丐的张有财。随着战争的进行小梁子因为饥饿而死,李德明为救邵安而死,张有财战死,许文为了理想而战死。邵安也慢慢地从他们的死亡中,战友的死亡中,日本兵的死亡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珍贵,也对同样拥有生命的日本兵不在那么痛恨。邵安也从许文的身上认识到了战争的意义所在。在此期间邵安从同样孤独一人的李奶奶身上找到了久违的亲情。最后邵安在县城大牢里找到了已经身患花柳病的姐姐邵萍,在短暂的相聚后,邵萍便被花柳病夺去了生命。痛苦的邵安决定在战争结束后,如果自己还活着就回来照顾李奶奶的后半生。可是最后邵安为了使村庄里的老百姓免受日本兵的杀害而战死。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1. 外景 村庄 黄昏 (字幕:1940年秋)
全景。这是个坐落在山底下不大的村庄,山上长满了树木,农户与农户之间挨得很近。太阳的余光让整个村庄显得宁静而又美丽。
镜头给到一户农家。高低不齐的土坯院墙围着三间破烂不堪的土房,发黑的木头大门显得格外显眼。
2. 内景 房屋 黄昏
屋内阴暗狭小,干净的土地上放着一个吃饭用的小桌子和三个小木头墩子。女主人王梅(40多岁,面容慈禧,皮肤黝黑)正站在灶台旁边用筷子从锅里把煮好的黑色面条捞进碗里。她的女儿邵萍(19岁,面容漂亮)坐在一个木头墩子上给灶台里塞着树枝。
王梅(喊):邵安••••••邵安••••••。
从门里走进来一个身材单薄,中等个头,衣着破烂,皮肤黝黑的年轻小伙子,他是王梅的儿子,名叫邵安(18岁)。
王梅:快去把饭送给他,看他好些了吗?
邵安点了点头,上前接过王梅手中的饭碗,转身走出门去。
3. 外景 后院 黄昏
破烂的后院里放满了玉米杆子。邵安端着饭碗从不远处走来,来到玉米杆子前,邵安放下手中的饭碗,挪过一捆玉米杆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揭开掩藏在玉米杆子下面地窖口的木盖,从地窖口发出微弱的灯光。邵安从地上端起饭碗俯身进了地窖。
4. 内景 地窖 黄昏
邵安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扶着地窖口的梯子慢慢地下到了地上,邵安转过身,地窖高有2米长有4米,里面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小凳子,窖顶上挂着一盏煤油灯。一名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拿着手枪,神色紧张的中年男子正坐在床上用枪对着邵安。中年男子名叫吴思华(42岁),他的胸口受了伤,脸色苍白。邵安神色一惊,呆呆的站在了那里。吴思华看清了来人,迅速移开了枪口,表情中略带歉意。
吴思华(歉意地):对不起,我还以为是•••••••
邵安缓过神来。
邵安(微笑):没事。
邵安走到床边,……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