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2017-A-03256】
老三届知青 磨砺 情爱 成长
简要梗概:
剧本由本人的同名长篇小说《青春留在小乡村》改编而成。
一九六九年,姜勤功等六名知青响应国家号召,插队在一个江南的小乡村。面对穷僻的小乡村,他们默默经历艰辛生活的磨砺,同时也品尝了甜酸苦辣的没有结果的初恋,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小乡村。作为一部描写“老三届”知青的剧本,作品力求反映那个真实的年代,再现原汁原味的知青生活。
详细梗概:(5153字)
1968年12月,老三届毕业生姜勤功响应国家号召,到本县农村西岭大队插队落户。插队那天,在友谊公社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县知青办公室老高与知青们依依惜别,知青们唏嘘不已。西岭大队三队队长阿兴和回乡女青年周秀云迎接姜勤功进村。姜勤功被安排在贫穷的寡妇人家寄宿。搭伙的人家也人口多、劳力少,缺粮少钱。他去溪边洗衣裳,遇到漂亮的小姑娘吴玉月,两人愉快地交谈起来,感觉到小姑娘的可爱。第一次去小队部,姜勤功感觉到有些农民对知青的到来并不欢迎。第一次参加劳动是削麦,社员嘲讽他“削得像瘌痢头一样”。几天后,姜勤功收到朋友李真的来信,告诉他那边插队的情况,总之感觉不是很好。
周秀云是大队支书的女儿,是姜勤功插队后认识的第一个姑娘,两人互有好感。姜勤功在井边不会打水,正好周秀云来挑水,就教他了,路过的妇女开起周秀云玩笑。晚上,周秀云到姜勤功住处玩,两人聊聊天。她希望姜勤功到她家玩,姜勤功说上支书家怕的,周秀云听了很生气。不久来了一个杭州知青丁抗美,安排在周支书家搭伙。他嘴甜又勤快,博得周秀云家人的喜欢,便与周秀云好上了。一次,丁抗美帮周秀云家挑水,摔伤了脚,周秀云一家周到照顾。
姜勤功回家过年,父母惊喜地发觉他长高了,但听说他在农民家里吃饭会“做客”,很是心痛,吩咐他饭一定要吃饱。姜勤功过完年回村,在井边遇到家境较好、会做缝纫的吴申珍,她大胆自我介绍,晚上又在小队部门口“偶然”相遇。吴申珍父亲驼背也很看重姜勤功,姜勤功的衣裳划破了,特意带他到家里,叫吴申珍给补。吴申珍很乐意,驼背觉得姜勤功这小伙子不错,但他老婆则看不起知识青年,说姜勤功配不上她女儿吴申珍。姜勤功已经忘了曾在溪边有过一面之缘的吴玉月,有一天,他在井边碰到吴玉月,他帮她提水,但是已经忘记她是谁了,吴玉月有点失落。她看到姜勤……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1968年12月,老三届毕业生姜勤功响应国家号召,到本县农村插队落户。插队那天,在友谊公社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县知青办公室老高与知青们依依惜别,知青们唏嘘不已。西岭大队三队队长阿兴和回乡女青年周秀云来迎接姜勤功,路上,周秀云递给姜勤功新手帕,给他擦汗。到村口,一群社员问“知识青年是做什么的?”姜勤功竟一时语塞。姜勤功被安排在贫穷的寡妇人家寄宿。在农村的第一个晚上,姜勤功感到了寒冷和孤独。第二天,姜勤功到搭伙的人家吃早饭,喝的是很薄的粥,只有一碗硬梆梆没有油的干菜,可知这户人家缺粮少钱。早饭后,去看社员做茅纸,心里很羡慕这门技术活儿,但他知道,他是外人,不可能学习这门活儿。他去溪边洗衣裳,遇到漂亮的小姑娘吴玉月,两人愉快地交谈起来,感觉到小姑娘的可爱。下午,姜勤功跟房东的儿子勇勇去山上放牛,聊天中知道了他父亲因病去世不久,他家没有正劳力,生活艰苦。
第二集
姜勤功第一次去了热闹的小队部,感觉到有些农民对知青的到来并不欢迎。姜勤功第一次参加劳动是削麦,社员嘲讽他说“削得像瘌痢头一样”。周秀云是姜勤功插队后认识的第一个姑娘,两人有时会在小队部门口见面。姜勤功在井边不会打水,周秀云手把手教他了,路过的妇女开起周秀云玩笑。有时,周秀云晚上到姜勤功住处玩,聊着天。她邀请姜勤功到她家玩,姜勤功说上支书家怕的,周秀云以为是在回绝她,听了很生气,但这事很快就忘记了。不久来了一个杭州知青丁抗美,安排在周支书家搭伙。他嘴甜又勤快,家里条件又不错,博得周秀云家人的喜欢,便很快与周秀云好上了。一次,丁抗美帮周秀云家挑水,摔伤了脚,连过年也不能回家,周秀云一家对他周到照顾。
第三集
姜勤功回家过年,父母说他一下长高了,知道他在农民家里会“做客”,很是心痛,叫他饭要吃饱。姜勤功告诉好友李真关于丁抗美和周秀云恋爱的事,李真埋怨他不该不下手。姜勤功向李真借书,说看书可以打发时光。姜勤功过完年回村,在井边遇到家境较好、会做缝纫的吴申珍,她大胆自我介绍,晚上又在小队部门口“偶然”相遇。吴申珍父亲驼背很看重姜勤功,姜勤功的衣裳划破了,特意带他到家里,叫吴申珍给补。吴申珍很乐意,驼背觉得姜勤功这小伙子不错,但他老婆则看不起知识青年,说姜勤功配不上她女儿吴申珍。吴玉月一直关注着姜勤功,姜勤功在井边偶然碰到吴玉月,他帮吴玉月提水,但是已经忘……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1、一个纯粹讲述老三届知青插队农村的故事,时间跨度不长,从插队写到回城即搁笔,对后知青时代不涉及。纯粹反映知青插队农村的故事在银幕上较为少见。
2、较真实地反映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江南农村“公社化”时期生活,以及知青在农村插队的生存状况,接地气而不胡编乱造。
3、这是个小剧本,共22集,情节紧凑、不拖沓,不做作、不夸张,容易吸引观众往下看。
4、场景简单,取景方便,拍摄投资省、成本低。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青春留在小乡村1-3集》
第一集
1.1、乡村 日 外
(蓝天。远山。田野。村庄。)
字幕:1968年12月。
1.2、小学操场上 日 外
(学校大门口挂有“友谊公社中心小学”牌子。)
(学校操场一侧有一排平屋教室, 教室外上方悬挂着“热烈欢迎知识青年到友谊公社插队落户”的横幅。)
(县知青办公室老高完成这次欢送知青上山下乡任务,将回县城,在学校操场上,一群知青把他围住,七嘴八舌在说着什么。)
(知青姜勤功、余健宝并排站着,两人并不认识。)
(离他们不远,有一个戴眼镜的女知青吕英。)
老高(激动地):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经是友谊公社的社员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农村不比家里,要和贫下中农搞好关系,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还好这里离县城不远,想要回家了,就回家一趟,到姆妈身边吃一口奶……
(吕英“哇”地一声哭起来,引得知青们一片唏嘘。)
老高(大声地):好了,好了,知青同志们,大家到农村里来,不要伤感,要高兴,要坚强地生活,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大家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余健宝(对姜勤功):哎,你分在哪个大队?
姜勤功:西岭大队,(又补充一句)就我一个人。
余健宝:一个人好,物以稀为贵嘛。
姜勤功:我变成物品了?
余健宝:我跟你开玩笑。你叫什么名字?
姜勤功:姜勤功。
余健宝:哦。我分在临江大队,这里就是临江大队。我叫余健宝,我们大队两个知青,还有一个是女的。(用手指指站在稍远处的吕英。)你看就是那个女的,戴眼镜的,个子小小的。
姜勤功:哦,是她,刚才带头哭的那个。
余健宝:是她,她叫吕英。
姜勤功:好啊,男女搭配,凑成一对。
余健宝:你别开玩笑了。一回生、二回熟,我们以后是朋友了。
姜勤功:朋友?
余健宝:对,朋友。(拍拍姜勤功肩膀)我过去了,你来我们大队玩啊。(离开)
(各大队接收知青的社员都来了,乱哄哄的一片。)
(知青陆续被接走。)
(余健宝和吕英也被接走,离开时余健宝朝姜勤功挥手。)
(农村打扮的姑娘周秀云和一个四十来岁的男社员阿兴……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