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展开]
1、 沙英:男,12岁,儿童团团长,性格内向沉稳,有斗志,有智慧。姥娘被鬼子打死。沙英和海龙跟着叔叔沙龙学武术,武功稚嫩。在叔叔的影响下,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2、海龙:男,11岁,小名铁蛋,外号黑铁蛋。儿童团副团长,性格泼辣火爆,敢打敢冲。母亲和妹妹被鬼子打死,对鬼子充满了仇恨。
3、广友:男,10岁,儿童团团员,口吃,胆小。虽然口吃,却经常抢着说话。
4、来峰:男,11岁,儿童团团员,和广友关系最好,而又经常斗嘴。
5、巧灵:女,10岁,儿童团团员。沙英的妹妹。
6、凤明:男,12岁。小白脸,学生模样。姐夫是我地下工作者,敌保安队队长。表面上充当敌人的探子,为我传递情报。性格分裂,倔犟。
7、白灵:女,23岁,鲁南军区宣传部干事,赵玉林的未婚妻。
8、沙龙:男,26岁,八路军115师侦察连指导员,会武功,精明干练,身手不凡。组织带领儿童团参加抗日斗争,在地方开展抗日工作。
9、沙常生:男,32岁,沙英的爹,铁匠,农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10、姚传明:男,23岁,游击队队长,性格沉稳。
11、赵殿奎:男,53岁。海龙的爷爷,老铁匠,地下交通员。
12、张学玉:男,27岁,蒙山武术馆馆长,抗日游击队独立连连长。
13、王锡匠:男,50多岁,以打锡壶做掩护,地下情报员,老练。
14、杨队长:男,26岁,敌保安队队长,地下工作者,凤明的姐夫。
15、赵玉林:男,31岁,海龙的爹,铁匠,鲁南军区抗日独立团团长,打仗奋不顾身。
16、金秀英:女,24岁,沙指导员的未婚妻,小脚。金大蛋的本家姑娘。
17、佐滕:男,30岁,日宪兵队分队长,阴险狡诈,极其毒辣。
18、山狗:男,45岁,日军师团长,蒙山战区司令官,极顽固,阴险狡诈。
19、金大蛋:男,55多岁,蒙山县伪县长,汉奸。盖天帮第二十二代传人,会武功,会讲流利的日语,对日本鬼子既巴结又痛恨,偶尔表现出善良的一面。两面三刀,作恶多端,机诈多变。
20、假日本:男,40岁,穿日本马裤,留仁丹胡,挎日本军刀,伪沂河镇公所所长,维持会会长,侦缉队队长,胡作非为。
21、刘二狗:男,25岁,农民,给金大蛋看大门,滑稽小丑,油嘴滑舌。
22、浪金花:女,22岁,金大蛋的干闺女(小媳妇),泼妇做派,蛮横无理,刁钻古怪,有时又表现出善良的一面。
简要梗概:
《红缨枪》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电影,在世界战争史上,抗日儿童团是唯一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战组织,组织者和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儿童团员们在八路军的带领下,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土、伪、顽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直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剧系根据抗日老战士的回忆、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写成。剧中人物性格生动活泼,人物形象鲜活突出,故事跌宕起伏。主要收视群体为儿童少年,兼顾其他群体。
详细梗概:(1266字)
1943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沙英、海龙为了给亲人报仇,扛着土枪去蒙山城打鬼子,只打了一枪,鬼子伪军就追了过来,丢了土枪,海龙受了伤。八路军侦察连指导员沙龙救了他们。
沙英、海龙去河上寻找救命的恩人,河边上有一排小柳树,树下边有个黑影一闪,沙英和海龙被沙指导员挟持到地窨子里。沙指导员在这里藏身,侦查敌情。地窨子里有练武的器械,红缨枪,还有他们丢的土枪。沙指导员给他们讲岳父抗金的故事,让他们练习武功,准备打鬼子。沙指导员要去抗日大学学习,回来后在村里成立抗日儿童团。两个人苦练武功,立志杀敌报国。
因日军草料场失火,金大蛋被撤了县长,回到老家沂河镇,和假日本、刘二狗等人外出打猎,金大蛋穿着军装,挎着东洋刀,骑着白龙马。沙英和爹娘在地里干活,海龙在柳树林里耍红缨枪,一群孩子在围观。突然一声枪响,惊起来野兔,野兔跑进柳树林,海龙的大黄狗与金大蛋的东洋狗争抢野兔,东洋狗被海龙打伤,大黄狗被金大蛋开枪打死。海龙挺红缨枪跟金大蛋对打,被汉奸围攻。爷爷抡铁锤横扫汉奸,最终不敌,海龙和爷爷被金大蛋带走。
沙英和爹娘子村头碰上金大蛋一行,沙英出生痛打假日本。沙英和他爹去寻找游击队,没有找到,回来以后,海龙和爷爷已经回来了。
当夜,由地下交通员王锡匠报信,沙指导员和游击队在附近开会,要在白区开展抗日工作,成立各种抗日组织,他们来解救海龙和爷爷,痛打金大蛋,骑走了金大蛋的白龙马。
爷爷开炉,打造红缨枪。沙英和海龙骑着白龙马,拿着红缨枪,去找金大蛋报仇。佐藤和汉奸假日本正在金大蛋家喝酒,两人被围攻。浪金花挥舞菜刀砍杀沙英和海龙,帮助他俩逃脱。
傍晚,沙指导员沙英、海龙去召集孩子们,成立儿童团……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五年,八路军115师在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抗日儿童团配合八路军、游击队、民兵,与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展现了抗日军民的坚强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反映了革命老区艰苦卓绝、如火如荼、浴血奋战的抗日斗争,同时表现了抗日军民积极乐观的精神。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1、河岸上,傍晚,外 初秋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河堤上,柳树成行,树枝随风飘荡。
沙英扛着土枪,海龙提着火药罐子,在高高的河堤上一路小跑。
海龙:这叫过山炮,从山这边,能打到山那边。
沙英:谁说的?
海龙:爷爷说的,土枪一打一大片,快枪只打一条线,土枪比快枪厉害。
沙英:那一枪准能打死好几个鬼子。
海龙:那是。
2、沙英家大门口,傍晚,外
爷爷手里拿着一杆红缨枪,跑到沙英家门口,急急地喊:常生,常生。
常生在屋里听见喊声,走出屋门,爷爷跑进院子。
常生:大叔,怎么了?
爷爷:沙英在家吗?
沙常生:去找海龙了。今天是沙英姥娘的五七,刚烧纸回来,没进门就跑了。
爷爷:快快快,土枪不见了。
沙常生:土枪?谁拿去了?
爷爷:一准是让沙英和海龙拿去了。我刚打好的土枪。
沙常生:他们拿枪干什么?
爷爷:还用问,打鬼子。
沙英的娘:打鬼子?他们打鬼子?
沙常生:到哪里去打鬼子?
爷爷:海龙一想起他娘就哭,就骂,我非杀光小鬼子不可。那还不是奔蒙山城去了。
沙常生:这两个混帐小子,不要命了。
沙英的娘:赶快找找去吧,两个毛孩子,能打什么鬼子。打不成鬼子……
沙常生急忙转身回到屋里,从门后边拿了一杆红缨枪出来,两人向村外大堤奔去。
3、大河上下,傍晚,外(空镜头)
河岸上成排的大柳树,枝条垂挂,如伞如盖。河岸的斜坡上全是树丛,红皮细柳、白蜡条、紫树槐,密密丛丛。
河水边上一排茶碗粗细的小柳树。
河滩上有一大一小两座新坟——海龙的娘和妹妹,坟上的白幡在风中飘动。
沙英、海龙顺着河岸向北急奔。
海龙向河滩上望去,看到了那两座新坟,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4、【闪回】山坡上,日,外 初冬
鬼子追赶老百姓,抢夺东西。
爷爷挑着担子跑在前边,海龙在中间,妈妈挎着篮子,领着妹妹跑在后边。
沙英跑在海龙的旁边。
一阵哒哒的机关枪声,海龙回头看到妈妈和妹妹被打倒,篮子里的窝窝头洒落一地,冒着热气,妹妹滚下山坡。……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