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故地”的发现与感动
——读长篇实景小说《阿依阿月》
蜃汀
彝人之子普光泉是一位诗人,但我们在今年6月却有幸读到了他的由珠海出版社出版,被定义为长篇实景小说的《阿依阿月》。说“有幸”是因为如果没有普光泉的《阿依阿月》,被公认为移民城的攀枝花的文学就会失去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这条线索是穿透“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穿透南腔北调的“移民普通话”,直达上古“攀枝花人”刀耕火种的“现场”、直达那远去的山风水韵、民俗风情——那个古若水之畔的“故地”。
这种创造,加之诗人普光泉对民俗题材的挖掘,无疑是对攀枝花本土文学的生态环境的拓展。但,世间不存在完美的创造。我得承认,自己在阅读《阿依阿月》时的再创造,往往止步于一些实景图的穿插。
“笮人”延伸了攀枝花人“寻根”的视野
在“移民文化”和“大工业文化”的背景之下,大多数攀枝花人通常的“寻根”意识停留在三线建设之初的时间坐标上。虽然也知道攀枝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所,但在现代工业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对真正的当地民情风俗、文化渊源了解甚少。《阿依阿月》的出现,将攀枝花人“寻根”的视野延伸至古若水之畔的笮人部落。
“寻根”意识萌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怀着追溯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所生活的土地的高度热情,开始以民族文化及覆盖在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为纵向坐标,以整体性的人类文化为横向坐标,探寻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地域特点和现代重建的可能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文化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寻根”情绪,试图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民族,重建民族文化观。这种“寻根”意识强烈地冲击着文学艺术,使其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质。
普光泉的《阿依阿月》展示出了自然、浑朴的攀枝花先人们的生存境况原生态。其中没有权利冲突、没有文野冲突、没有上下层的冲突,也没有个人与集体、保守与创新的对立,甚至没有宗教的纷争,全然一派纯“自然人”琐碎日子,日常的道具也仅限“必需品”:火链、火石、松明子、苦荞粑粑、马锅头酒……那么,故事情节得以铺展的矛盾是什么,恰恰就是现代人思慕的那个“自然环境”。有贤者道:人世间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出身地的不平等。是的,《阿依阿月》主人公所置身的笮人部落要面……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