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展开]
巴王:巴国国王,睿智威严,为捍卫巴国盐泉而死。
穆妍:巴国王后,美艳而富有心机。
明月:巴国太子,英勇爱国。
雨山:巴国二王子,心狠手辣,自尊心强,爱权力也爱巴国。
无象:巴国三王子,喜文厌武,富有道德感。
杜伯:巴国诸侯,心机深沉,忍辱负重,只为一雪前耻。
巴曼子:出身低微,但见多识广,深明大义,有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桑田:鲁班弟子,淡泊名利,守卫秘笈。
聂无影:墨家弟子,顶级刺客。
石仲:杜伯心腹,名门之后,办事精明,一心为恢复家族荣光而努力。
吕琦:盐商,五马之一。
童无欺:商人首领,五马之一。
南宫豹:巴国勇将,四犬之一。
张仪:秦国丞相。
阎敖:楚国名将。
小叶子:穆妍侍女。
简要梗概:
战国末期,天下兵祸蔓延,唯有巴蜀之地保持着和平与安宁。此时,秦楚争霸呈胶着之势,双方都想吞并巴国,然后一统天下,因为巴国有所有人都觊觎也都离不开的资源——盐泉,而巴王的威名和巴人的勇悍又让他们颇为忌惮。此时巴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趋激烈,伴随着各种欲望与情感的纠缠,在几番内外争斗之后,书中人物也都选择了自己的价值追求,而巴国也最终被秦所灭。
详细梗概:(1281字)
公元前440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天下瞩目的大事:墨子救宋。一百多年之后,天下攻伐更加频繁,其中秦楚之战最为激烈。为了一统天下代周而立,天下的君王诸侯都在寻找墨子与鲁班共同推演的《般墨秘笈》。
当时整个天下唯有巴蜀之地未遭战火,其中巴国既富且强,拥有立足于天下的三件武器:天赐的食盐、巴人的勇悍、险要的地理。因为巴国的重要性,所以巴王的五十大寿也吸引了大小诸国遣使祝贺,与此同时,繁荣强盛如日中天的巴国,内部却已是暗潮涌动,几位王子为了王位而暗自较劲,看似超然无为的王后穆妍,却在暗中寻找《般墨秘笈》,并且在宫中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花匠。
巴王的宴会盛大而热烈,却由此引来了一连串麻烦。首先是一直在找机会雪耻的杜伯与楚使达成了交易;其次是刺客聂无影落网,让天下列国都知道了《般墨秘笈》就藏在巴国王宫之中;最后是楚国使臣在回国途中被人暗杀。
楚国以使臣被杀为借口,遣名将阎敖帅大军攻打巴国,巴王和鲁班弟子桑田以及巴曼子几番折冲樽俎,仍未能避过巴楚之战。楚强巴弱,巴王帅部落兵抗楚,虽勇悍但仍然不敌楚军,为挽救危难,大公子明月舍弃储君之位,率军支援巴王,并在秦商张显的帮助下,成功地组织宝源山的制盐奴隶兵击败了楚军。
待明月离开怒涛之城后,二王子雨山乘机登上了王位,但实权已被太后穆妍掌握,于是双方有发生了激烈的权力之争。同时为解除危机,巴国答应与蜀国联姻,为了阻止巴国的百花公主远嫁蜀国,解除楚国威胁,杜伯用计破坏了婚礼,却意外地让公主爱上了巴国勇士南宫豹。
在权力争夺中,穆妍巧用商贾吕琦、童无欺等人的力量,一举歼灭了二公子明月的门客死士,让明月彻底成了傀儡,并最终羞愤而死。
杜伯为了一洗其父的耻辱,便与楚国配合,收买南……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作品正文
卖点:
1、巴国的故事还从未被搬上过荧屏,属于市场空白。
2、故事风格新颖,既摈弃了宫廷剧的争宠俗套,也摆脱了照搬历史人物形象的生硬僵化。
3、百家争鸣、热爱和平、推崇统一、真情真爱等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
4、作品巧妙地将墨子救宋、巴曼子使楚、司马错灭巴、桃花源等历史文化素材融合在一起,增加了作品厚度,超越了单纯地讲一个历史故事或者爱情故事。
亮点:
1、首次突出了商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
2、纳入了历史变化中的阶级因素,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
3、人物形象丰满,不止简单的好坏之分。
市场分析
近年来,业内缺乏真正将历史人物写活的历史剧,尤其是思想深度上不够,同时故事套路上也多雷同,冲突设置软绵无力,观众期待更新更好的作品。本故事首先在思想和题材上能吸引精英观众的注意,其中的情感和权力斗争方面也能照顾普通观众需要,可在形成舆论关注的基础上引发收视热潮。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作品正文
竹寨血战
阎敖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巴国杀来,十日后便抵达巴国国境。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阎敖懂得“兵者诡道也”的道理,所以他并不轻敌,他传令放慢行军速度,他要发挥自己的兵力优势,采取有序推进,稳扎稳打的策略。
阎敖刚渡过乌江深入巴境不足二十里,前方哨探来报,发现前方有巴国军队出没。
阎敖闻报立刻率领亲兵前去探查,只见远远的山麓下,有一道黑青青的屏障,走近勘察,才发现是用竹子架构的竹寨,高约两丈,绵延数里,挡住楚军去路。阎敖行军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营寨,前面既没有栅栏哨楼,也不设壕沟鹿砦,就那样平平坦坦地架在那里,不像阻敌的营寨,倒像是避暑的竹楼。
这种路数可是阎敖以前从没有遇到过的,自己根本看不懂对方的门道,因此以前的经验和战术甚至兵法都不适应了。二十万楚军面对的不是安营扎寨和深沟高垒的束甲执戈军队,而是用竹子编制的一座竹篱阁楼长城,楚国哨探左右探查,一点看不出进退通道,驻军规模。
阎敖不敢贸然进攻,而是先派人去竹寨下战书,希望能窥探内部虚实,然后发兵攻打。但立寨的笎族人并不吃这一套,他们隐藏在竹寨里,并不与楚军野战,楚军几次下战书,信使都被笎族人用竹枪钉死在竹寨前,完全没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文明规则,气得楚军上下群情激奋,叫嚷要阎敖即刻下令全军出动踏平竹寨。
这时恰好楚王送来密信,阎敖展开一看,楚王要他速速进军,尽快歼灭巴军主力,以防北方六大国尤其是秦国出兵干预。原本谨慎的阎敖此时再也顶不住上下压力,传令全军明日全力出击。
第二天一早,楚军上下饱食一顿,一阵擂鼓后列阵前行,而守在竹寨里的笎族人看到楚军将全力攻击,也不敢大意,所有战士都据守岗位,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进入攻击状态。
阎敖站在兵车上看到竹寨内并无大的动作,心中虽有疑惑,但想到自己二十万大军久经战场,人踩马踏也能破了这竹寨,因此也就毫不迟疑,红旗一展,战鼓号角齐鸣,楚军像潮水般直扑笎族竹寨。
当冲进竹寨后楚军才发现这里面杀机重重,竹寨不似普通营寨,千军万马进入,似水入沙漠,风扫密林,根本无法损伤分毫,倒是笎族人的竹枪,如急雨而下,楚军人马,或中竹枪毙命,或掉入竹寨下的陷坑,死伤惨重。更损楚军士气的是,楚军在竹寨下无道路可行,看似处处是空间,却又处处是阻碍,前挡后阻,左右冲突都无法突破,楚军面对这样的……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