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来自网络品。作品仅供编剧学习、研究其创作技巧之用。
莫言 金熊奖 张艺谋 原版剧本 中国大陆
简要梗概:
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
详细梗概:(534字)
《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 。
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九儿19岁时,不得不嫁在十八里坡开烧酒作坊的五十多岁的李大头。按乡规,新娘子要被颠轿的方法折腾一番,但不管轿夫怎样折腾,九儿始终不吭声。九儿到了十八里坡后,与余占鳌发生了感情。不久,李大头死了,众伙计不想再干了,九儿劝住了众伙计,又撑起了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劫走了九儿,罗汉大叔和伙计们凑钱又将九儿赎了回来。但余占鳌看到九儿头发凌乱,非常生气,跑去找秃三炮,将菜刀架在他的脖上,直到秃三炮用脑袋保证没有动九儿,余占鳌才罢休。余占鳌在刚酿好的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没想到高粱酒的味道格外好,九儿给它取名叫十八里红。九儿的儿子9岁那年,日本鬼子到了青沙口,烧杀抢掠。九儿搬出被日本鬼子杀害的罗汉大叔当年酿的十八里红给伙计们喝,大家斗志昂扬地去打鬼子。九儿挑着做好的饭菜去犒劳余占鳌他们,却被鬼子军车上的机枪给打死。愤怒的余占鳌和大伙抱着火罐、土雷冲向日本军车。尘埃过后,余占鳌拉着儿子的手,挣扎地来到九儿的尸体旁。日食,九儿的儿子放声唱起了童谣:“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高粱酒》改编)
人物表
九儿——我奶奶
余占鳌——我爷爷
豆官——我爹
九儿爹——我曾外公
罗汉(烧酒作坊管事)
刘大号(吹鼓手)
哑巴(烧酒作坊伙计)
王文义妻
花脖子(土匪头子)
胡二(狗肉铺掌柜的)
孙五(杀猪匠)
第一章
1.高粱地
淡紫色的晨雾笼罩下的高粱地,如梦如海。在晨风追逐下,高粱的绿浪缓缓地涌向朦朦胧胧的天边。一只土黄中星杂着白斑点的百灵在云雾蒸腾的高空尖声呼啸而过。高粱梢头,薄气袅袅,刚刚露头的高粱惠子睡眼惺忪。密密层层的高粱拥拥挤挤,推推搡搡,四面八方响着高粱生长的噼啪声。
(画外音)
“我要讲的事儿就发生在我老家这片高粱地里……”
一声锐利的、刺耳的驴叫拔地而起。远远望去,一处北方村落在渐渐消散的雾气中呈现出来。从东边高粱地里,露出一弧血红血红的朝阳。炽目的、潮湿的阳光,照临大地。
2.九儿家
院里围着黄土墙的庄户院。高高翘起檐角的破旧门楼贴着大红喜字,五间灰瓦房的门楣上贴着大红对联。除此而外院内此时并无多少喜气。
(画外音)
“民国一十八年六月初八,是我奶奶的大喜日子。以廉价高粱酿酒发了财的烧锅掌柜的单扁郎许给我曾外公一头大骡子,我曾外公答应将我奶奶嫁给他,尽管有消息说单扁郎早就染上了麻风病。”
3.九儿闺房
九儿端坐在梳妆台前,那一头乌黑油亮的秀发如瀑布直泻而下。
喜娘正为九儿“开脸”。一股拧成麻花状的丝线在九儿光洁的脸上滑动着,为她刮去脸上的汗毛,把眉毛修成两条弯弯的细线。
喜娘手持梨木梳子,把九儿的一头秀发揽在手里,一绺绺、一节节地梳理。尔后,把梳顺的头发紧根儿扎住,挽成几个大花,塞进黑丝绒编织成的密眼发网里,用四根银簪子插住。
九儿任人摆布着,梳妆镜里映出她凄美漠然的脸。
一只枯干的老妇人的手把一朵红绒花插在九儿的发髻上。九儿扬起手把红绒花取下来。在她扬手瞬间,看得见一只沉甸甸的绞丝银镯子滑到小臂上。
喜娘为九儿精心修剪前额的刘海。九儿端详着镯子上的蛇形……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