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一章 相亲
石生的二姑娘二十六了,还在待字儿上。这个年纪在村子里算是老姑娘了。早些年只顾着读书高考,应届生读成了往届生,一年不成两年,两年不成三年,祖祖辈辈农民出身的父母,一心想供个大学生光宗耀祖呢。大姑娘春儿不长进,小儿子强强也没戏,这一副光鲜脸面的担子就落在了二姑娘夏丽的肩膀上。功夫总算没有白费,四年后夏丽被师专录取了。
农民俗称受苦人,每日里田间地头,背着太阳出驮着月亮归,累死累活地干不说,最不堪忍受的是低人一头的地位。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民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虽然有不少农民企业家出足了风头,给农民兄弟挣了脸面,然而,在城里人的眼里,农民就是农民,是土佬。城里人可以看不起农民,农民却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好在这会儿政策好,只要肯出力,农民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有的,上大学就是一条路子。
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夏丽大专毕业,可是大学生满天飞,教师一抓一大把。持名牌大学文凭的毕业生即便有了教师资格证还得考正式教师呢,何况师专毕业生呢。夏丽不属于正式教员,只能边考试边代教。脱离了农民户籍,却脱离不了农村,与农民不同的只是从此分不到土地,也享受不到对农民的倾斜政策了。历史把她推向城市人和农村人夹缝中的一族。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 汾河是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在山西境内贯穿山西省南北。在汾河拐弯处,坐落着一个美丽的乡镇铁牛湾。
“铁牛湾,铁牛湾,汾河在此拐了弯;铁牛湾,铁牛湾,汾河从此不拐弯;铁牛湾,铁牛湾,不见铁牛只见湾。”这是曾经流传于铁牛湾一带的一首古老民谣。这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沉淀了五千年的文明,也延续了古老的文化。铁牛湾隶属于青城县,向东南越过同蒲铁路隔条沙河与芦花荡相望,向东北则是小张村,芦花荡和小张村都属于铁牛湾管辖,向西跨过汾河桥与凤凰县接壤。据说在很久的年代,这一代水草丰盛,芦苇遍野,在秋季荡里盛开轻盈雪白的飞絮,是一片湿地。后来气候慢慢干燥,湿地不见了,只有一条或干或湿的沙河留下了湿地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毕竟紧临汾河,地势比周围村落低,地根子湿,曾经瘀留的盐碱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社员们深翻土地改良了。所以,这一带土地肥沃,男人们生的身板子结实,女人们出落得眉眼儿水灵。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这片黄土地上便演绎着一段儿女情长的故事。……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