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展开]
儿女(1-5集)
白韦昌
主要人物:
老刘:男,五十四岁。
刘婶:老刘老伴,五十二岁。
卫华:老刘女儿,二十四岁。
卫民:老刘长子。二十二岁。
卫东:老刘小儿子。十七岁。
孟玲:女,二十四岁。
郭春:卫华男友,二十三岁。
蝈蝈:郭伟,卫东朋友。
余小六:卫东朋友。
林晓露:女,卫东前女友,二十岁左右。
范丽莉:卫东女友,二十岁左右。
范父:范丽莉父亲,五十岁左右。
范母:范丽莉母亲,四十八岁左右。
孟父:孟玲父亲,五十岁左右。
孟母:孟玲母亲,五十岁左右。
美美:女,二十岁左右。
婷婷:女,二十岁左右。
苏红:女,二十二岁左右,武术队队员。
郭子清:郭春舅舅,五十岁左右。
郭冬梅:郭春母亲。五十三岁。
陈三炮:男,五十八岁左右。
陈大力:陈三炮儿子,二十六岁左右。
金刚:男,三十六岁左右。
尖子:男,二十岁左右。
扩扩:男,二十岁左右。
老焦:男,三十岁左右。
兔子:男,十五岁左右。
廖三:男,二十二岁左右。
黑玫瑰:女,二十岁左右。
小凤:女,二十岁左右。
鲍老头:六十岁左右。
玉秀:女,二十三岁左右,卫华同事。
大王:王光立,男,二十二岁左右,卫华同事。
李鱼:男,三十岁左右。小摊贩。
详细梗概:(3267字)
家庭伦理剧
儿女
大纲
这是一个老爹和儿女的“战争”戏。某一天,机械厂钳工老刘把三个儿女紧急召回,召开家庭会议,宣布对他们的安排:
卫华准备和陈大力结婚;
卫民去车站摆烟摊;
卫东好好复习考大学。
三个儿女都感到突然,但是无力反对。
卫民遵命出摊,遇到了金刚为首的帮派,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随后为了救弱女子小芹,和帮派发生冲突;
卫华果断退了亲,令老刘在工友陈三炮面前丢脸。虽然暂时被父亲责骂,但可谓解除了后患。卫华又借势提出自己中意的恋人郭春,把郭春带回家。老刘一心要挑刺,后来发现他会画画是文化人,动心点了头。但卫华隐瞒了——郭春父亲犯过生活作风错误、名声坏的事实,埋下祸根;
老刘发现儿子的困境,试图给卫民解围,但金刚不买他的账。老刘让卫民软一点度过难关,卫民却正面和金刚冲突。金刚很赏识卫民,想收服他。他发现卫民很在乎小芹,就利用小芹来胁迫卫民,卫民被怕让步,答应和他们一起干。卫民第一次瞒过了父亲。
卫华试探老刘口风,对郑克明(郭春生父)的看法,想慢慢软化父亲,谁知老刘一下子就火冒三丈,认定那是流氓!老刘让卫华请郭春父母,要商量亲事。卫华猝不及防,想出了让郭春舅舅郭子清假冒郭父的办法。亲家见面会充满戏剧性,几次差点暴露,又被卫华和郭春母亲郭冬梅掩盖过去。
金刚要考验卫民是不是真心,带他去和水厂廖三一伙打架。卫民很仗义地断后,赢得信任。老刘轻易发现儿子头上的伤,意识到他的事没了。他跟踪儿子,发现他参加团伙和水厂的斗殴。老刘看出儿子其实迷恋这些,很痛心地教训儿子。他自己跑过江湖,深知这是不归路。卫民很受震动,答应和团伙断绝来往。
老刘决定和看不起自己的郭子清较量一把。他请郭子清来订婚。席间一通明争暗斗。为打击郭子清的嚣张气焰,老刘突然提出要郭家准备三大件。为了准备钱,卫华开始卖血筹钱。
卫民断交激怒了金刚,但“军师”小魏制止了他。小魏使出一计,用“金刚出事”试探卫民,果然卫民上当赶来。激于义气,他和众人结拜了。
卫民不和金刚一伙同流合污干坏事,金刚使出美人计,逼小芹和他过夜。卫民悄……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1、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秋天。北方某省会城市。这天,机械厂钳工老刘把乡下师父家住的长子卫民、纺织厂工作的大女儿卫华和正和朋友混着的小儿子卫东紧急召回,召开家庭会议。
会议宣布三项。三个儿女一听都急了。
老刘给卫华和同事陈三炮儿子陈大力订了亲,打算十五天后结婚。
要卫民第二天去火车站摆烟摊。摊位摆哪里,如何定价,都自己想法子。
卫东不许再在外面鬼混,晚上必须在家复习功课考大学。
三个儿女都有意见,但都不敢反抗,老实应允。
吃饭时,卫华小心问父亲,听说过郑克明这个人没有?没想到老刘脱口而出:那是个流氓!吓得卫华再不敢问。
卫民第一天出摊。两个地痞老焦和兔子凶神恶煞般进了车站,对摊贩又打又赶。卫民还在傻呵呵看热闹,幸亏旁边的鲍老头一把把他按在摊位下,才躲过老焦的黑手。鲍老头告诉卫民,摆摊要交保护费。否则根本摆不下去。
卫民回来,吞吞吐吐问老刘,有人欺负怎么办?
老刘气势十足地说:揍!揍他小样的!咱们老刘家就没让人欺负过!俗话说,人善受人欺!马善受人骑!你刚出来混江湖,这头三脚要踢不出,以后别想干了!一开始就得把他打松了!他动你一拳,你踢他十脚!
第二天,卫民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给了老焦钱。鲍老头的周旋下,老焦放过了他。
老刘听说了,很失望。觉得卫民太软弱了。
卫华和陈大力约好在百货商店前见,准备结婚的东西。
陈大力对未来的描绘令卫华失望。那是一成不变的生活。
老刘去了厂里,才知道女儿卫华把亲事退了。
卫华回来,老刘把她叫到跟前,怒吼一声,一烟锅子就朝她砸去!
吓得卫华赶紧躲进自己房间。
刘婶本来就不看好陈大力,认为和老刘一样,都是只知道干活的粗人。刘婶问了半天,才知道女儿虽然和陈大力从小长大,也很感激他的一直照顾,但对他并没有爱。
刘婶支持女儿,事儿就这么过去了。老刘很失望,自认这是好亲事,结果卫华不接受。更气愤自己在厂里陈三炮面前跌了份。
2、
卫华早有了恋爱对象,叫郭春。郭春的父亲就是因作风问题被批斗的郑克明。郭春为此受了牵连,后来改了母姓。卫华偷偷和郭春来往,不慎被老刘看见。老刘直追到一家居民楼,吓得卫华和郭……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儿女》主题及其它
一、主题:
父亲管教儿女的故事。
二、类型:
诙谐型家庭伦理剧。伦理与智斗。
三、定位:
父子战争+父子之情
卖点
这个戏简单说,就是一个“老江湖”父亲管教三个“极品”儿女的故事。机智诙谐,又感人至深。
1、情境——纠结。
一部电视剧靠什么抓人?首先靠情境。情境要一下子抓住人心!然后才是铺展。这部戏从一开始就直指家庭中父子矛盾,而且把它写深写透!刘师傅给三个儿女都安排好了路,可最后他们都自作主张,随之引出一系列的父子冲突——这是切中要害的。而今家庭分裂是最牵动人心的,每家几乎都有很深的体会,有很多的故事。父子是什么?是亲人也是“敌人”,总在互相伤害,又互相关心。我们要写出普天下儿女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抛不开化不掉的纠结!父母希望儿女在自己身边,和谐相处于一个大家庭;而儿女都想走自己的路,闹独立。这种冲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尤为明显。刘师傅和他的子女从始至终都在“管”与“不服管”之间折腾,这种斗法愈演愈烈,最后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这是贯穿全剧的主线。因为刘师傅强悍的性格,子女又各有出格特异之处,导致这种冲突相当曲折和剧烈,可谓好戏迭出。
2、喜剧。
虽然父子间冲突不断,最后到很极端的地步,但本剧的处理却不是沉重的。因为本质上,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在家庭问题处理上体现得十足,这是本剧又一引人之处。悲喜交融,厚实而不悲伤,最后归于释然。这种轻喜剧氛围不是滥施幽默,而是在穿透了父子之争的纠结深重之后的一种幽默,是一种看透后的淡定。在近乎决裂之际,亲情最终使父子回归家庭,而各自对人生的感悟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味道。
这部戏起初想叫“父子战争”,很有商业味,也算贴切,但我认为全戏更动人的不是外在的斗法,而是一种情绪,一种以老刘为观照角度,对儿女的一种情感。儿女两个字,蕴含了多少复杂感受!真是其中滋味,只有父母知晓!我想传达一种父母对儿女的特殊情感,像曲子一样缭绕在全剧中。这部戏最感染人的就是其中的人生味道,家庭戏如果只追求传奇而失去味道,那是舍本逐末。所以最后定名为儿女,相信如果观众能看到,是有体会的。不过宣传时候,可以作为卖点宣传“父子战争”。
4、结尾
这部戏最后还要交代一点,结尾双方都很累……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第一集
1、日 外 城市
上午。城市。
大街。人流。自行车流。
字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中国北方某省会城市
2、田野 清晨 外
卫民正在和师父割庄稼。
土路上骑车过来一个青年,在田边停下,朝师父喊。
青年:安叔!安叔!
师父停下手里的活,和他招呼。
师父:哎!
青年:安叔,这么早就割上了?
师父:哦,早起凉快。
青年:你们家是有一个叫刘卫民的吗?
卫民:我就是。
青年:你们家昨晚给乡里来了个电话,让你今天六点前务必赶回家,有事。
卫民:还说啥了?
青年:没说啥,就这。
卫民和师父对望一眼。
师父:那你快走吧!
师父送卫民过来,卫民拿起水壶喝了一口,跟师父道别,匆匆顺土路走了。
3、乡间土路 日 外
卫民正在大步赶路。他脸上带着汗,气喘着。
后面传来马车的声音。卫民站下,回头张望。
一辆载着秋粮的马车驶过来。
卫民招手。
卫民:大爷,你这是要进城卖粮?
老农:嗯。
卫民:捎我一段吧。我有急事。
老农:你不看都拉满了?
卫民:就一段。
老农理也不理,继续走。
卫民就在车辕边,跟着马车快步走着。老农干脆抽了一鞭子,马快速跑起来。
卫民也跟着跑着。
老农别扭地看着他,终于把车停下了。
老农:我说你这个人,咋回事?
卫民:你不答应我就跟着。
老农扬鞭,马车又开始跑。卫民又跟上。
老农:行行,你上来吧!
车没有减速。卫民一下子跃上车辕。
4、毛纺厂车间 日 内
卫华正在机器前操作。有人喊“刘卫华电话!”
卫华答应一声,顺过道跑到电话机前。
她拿起电话,接听。
卫华脸色微微一变。
卫华:哦,我知道了。
卫华放下电话。
5、车间外 日 外
卫华拉住过来的玉秀。
卫华:玉秀,你帮我顶个班,我得回家一趟。
玉秀:啥事……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