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2020-A-05861】
红色 主旋律 革命历史
人物简介:
[展开]
以出场先后为序
1、汀婆婆:副末,矍铄客家老妪。客家母亲河汀江、闽西大地之化身
2、邓子恢:时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
3、陈 毅: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
4、罗荣恒:时任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九支队党代表
5、林 彪: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
6、毛泽东:时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朱 德:时任红四军军长
8、通信员:闽西特委情报、通讯员
9、刘安恭:时任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 中共中央军事部特派员
10、周恩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秘书长 组织部长 兼军事部长
11、贺子珍:毛泽东爱人 红四军女战士
12、康克清:朱德爱人 红四军女战士
简要梗概:
古田会议在我军建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正是这次会议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本剧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了古田会议前关有红四军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与解决过程。
详细梗概:(547字)
1928年11月,朱毛领导的红四军为扩大根据地,突破敌人封锁,谋求红军的发展壮大,离开井岗山南下广东,但一路被国民党军队追击,遭遇接连失利。
1929年2月,红四军转战闽西,他们一路打汀州、战龙岩、下上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初步开创了闽西革命根椐地。但在此过程中,关于红四军的指挥权是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前敌委员会行使,还是由红四军军党委行使,各方出现了不同意见。为解决分岐,红四军接连召开了第六、第七次党代会,最终毛泽东这位由中央任命的前委书记却被红四军党代会选了下来。毛泽东也因此离开红四军,还一病不起,开始了在闽西山区长达半年的休养生活。
然而,毛泽东的离开,并没有解决红四军内关于指挥权的争论。为了彻底解决这一事关红四军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陈毅辗转来到上海,向当时的中共中央军部部长周恩来汇报,并如实反映了红四军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最终周恩来代表中央支持了毛泽东的意见,并指示恢复毛泽东对红四军的指挥权。
1929年12月,红四军在上杭县的古田镇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史称古田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四军的领导地位,同时,也确立了党指挥枪这一中共建军的基本思想。
此后,红四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很快发展壮大,建立了以瑞金为首都的闽粤赣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推向了高潮。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
阅读剧本正文
序幕 汀婆婆漫解畅月思
时间:1929年12月28日晨
地点:上杭古田镇廖家祠堂外
【舞台幕布闭,台口灯光暗谈】
追光灯亮
汀婆婆上
汀婆婆:(唱客家山歌)竹笋出土尖又尖,工农团结不怕天,天塌有我工农填,共产党把路来指点。
老啦!唱不动啦!要不是为欢迎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婆婆我早就不唱这些陈年旧曲啦!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闽西、来到我们上杭、来到我们古田,来到我的土地上!(四处张望状)
你们笑啥吗?笑我这个老婆子说疯话?这若大的闽西、若大的上杭、若大的古田咋成了我这个老婆子的土地了?我是谁呀?
我呀,小时候,乡里人叫我汀妹子。长大后嫁了人,生儿育女,大家又叫我汀阿嫂。等到子孙满堂,齿也落了发也少了,我就是成了汀婆婆啦!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里的前世今生,无一不在我的记忆中;这里的山水草木,村落人家,无一不在我的心底;这里千千万万的客家儿女,无一不是我的父兄子侄,姑嫂姐妹。你说,这里是不是我的土地!
(缓步往台下观众席走)我就是奔流不息的汀江水,我就是养育客家的闽西土,我就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客家人!我见证了汀州八县的风风雨雨,我的故事呀,说不尽来道不完,穿越时空永流传!
远方的客人啊!汀婆婆我想问问大家,为什么来到闽西,来到上杭,来到古田?谁能告诉我?就这位伢子或妹子(寻找较年轻的观众提问),你来说说,你为什么来古田?妹子把那个说话的筒子给他(她)。(招呼旁边的工作人员将话筒递给被提问的观众)
观众:参观古田会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党史等等。
汀婆婆:嗯……对!婆婆我想啊,你们也是为这个才来的。让我想想……(陷入沉思状,转身走向舞台)
【大幕徐徐拉开,背景银幕呈现冬日黎明前的天空,一片暗淡,天边闪烁着几个星星。画面随着汀婆婆的讲述,渐渐明朗,天光随之大亮。远处古田会址——廖家祠堂在一片开阔的稻田后显得庄重肃穆。渐渐地,田埂上,开始出现一些红军和本地打扮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廖家祠堂】
那是农历已巳年畅月廿八。那一年呢,我们这里恰逢难得的好年景,风调雨顺。再加上朱毛红军来到这里,带领我们打土豪分田地。到了秋收时节,家家五谷丰登,户户欢声笑语。不过,那年的冬天格外严寒,霜雪遍地,冻得人……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