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三章 二十年后重开戏
第二十五节 谷积山出资建校
已经是九点多钟了,谷积山还在他的办公室里慢条斯理,悠闲自得地坐在办公椅上抽着烟,品着龙井茶。
“谷总,宣传部长叶多,教委主任吉平和汪津洲副市长的车都在八点半钟以前出发了。”谷正平走进谷积山的办公室说。
“市委黄副书记,人大卓副主任都走了吗?”
“他们昨天就到了县里。”
“好,你准备,九点半钟出发。”
谷正平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泉源寨地处深山老林之中,全寨几十户人家,靠四面环山的一块小盆地和山谷沟沟坡坡种植稻谷玉米红薯一类作物为生。靠山林里野生或培育的蘑菇、木耳、中草药以及农民们闲时利用竹木生产的一些小工艺品、竹器等肩挑手提,沿着一条石板小道翻山越岭送到二十余里的山外集场出售,以换取布料油盐等生活物资。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大都是文盲或粗通文字的半文盲。大概是在清朝时期,寨里有一尤姓大户,四世同堂,全家人丁四十余口,有百来亩田土。老太爷据说是落榜秀才,回故里后就管理着自己的田产,闲时就教儿孙读书习字。后来,有些温饱人家也就上门求尤老太爷教他们的孩子识几个字。多了,老太爷便正式办了一所私塾。而后,子承父业就这样尤家私塾一直延续到解放之后。如今,尤氏子嗣为全村寨的主要姓氏,村支书尤涛,村主任尤廸都是尤老秀才的第六第七代后裔。尤氏私塾一直开办到一九五六年后改为泉源寨初级小学。但还是祠堂里的几间破旧房子作教室,还是尤家子媳执教。孩子们读完初小,如果要继续读书,则要到二十余里外上高小和初中。直到现在泉源寨的孩子们还很难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大部分的孩子初小之后就辍学在家。
谷积山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听到这个情况后,他首先捐款二万元,帮助村里修一条通向寨外公路的机耕道。所谓机耕道,也就是公路毛坯。即使是一条这样的机耕道,在一般情况下二万元是远远不够的。但尤涛和尤廸一合计,道路是沿着山谷溪边,用地都是山地。沿途各村由乡政府协调,都不要占地费。劳动力也由乡政府出面动员,利用冬闲时节出义务工。工地开餐、买炸药以及工具费则统一开支。所以修一条长约五公里的山道二万元也就够用了。道路修通了,谷积山便派来泥木工人,运来了砖瓦灰沙,帮助村寨建一所完全小学。
今天正是校舍竣工验收举行交赠仪式的日子。已经是十点半钟了,原定十点开始开会……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