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年间,科举横行。湘西某地山村,有一农家子弟,叫做罗偲侠,自小聪慧,父母都是老实佃户,贫苦度日。待到了开蒙的年纪,也从牙缝里挤出铜板,把这罗偲侠送进私塾,读圣贤书做人上人。
这罗偲侠倒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知道父母供养自己读书不易,课余时间,也帮父母多做农活,每日早起,请了安,便是担水劈柴洒扫庭院。到了学堂,也不与纨绔子弟为伍、攀比,只是勤奋读书习字。只是读的书又是自己寻来的,是些《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之类,日日读的入神,塾师见了便拿戒尺打手板,又要毁了书,骂是天生的贱种扶不上墙的泥腿子,只得拿了书在家读。
读的久了,便也有了些见识,照着书里的法子,自己动手给家里、乡亲们置了新奇的农具,让父母乡亲劳作之时都省了不少的力;又改进了母亲的织机,又省力又快,织得又密实匀称;村里乡亲有了病痛遭了虫咬,便揣了《本草》去附近山上采了草药送去,不时便愈。
时光荏苒,转眼罗偲侠业已长大成人,适逢大比之年,朝廷以博学鸿词开科取士,同了学友也赴省城参考,一路想着若得了功名,蒙朝廷恩典委了官职,到了任上便可尽展所学,保证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心想唯有如此为官方不负浩荡皇恩父母养育。
在同行的学友中,有一位王生,乃官宦人家的纨绔子弟,乃父是县里的县尉,一路之上并不温书,只是花酒嫖宿,口中常言,我不读书,也考得中有官做,朝中有人家里有钱呗!没本事的人家才靠着读书当官脱贫呢,且只读孔孟程朱才好使,别看这书啥用没有。其实读书是一种态度,是对当今皇上表态,我只读您老人家的书,就只为您老人家服务,您老人家就是让我杀了亲爹奸了亲娘,我也不皱眉,还能从圣贤书中找出理论依据,惟其如此,才配得上顶戴乌纱颈挂朝珠,方能尽显儒癌风流。
待进了考场,对号入座,罗偲侠与王生均是心中坦荡,一个是胸有所学,一个却是满腹诡计。领了考题,一个运笔如飞,一个神飞天外,想着昨夜怡红院的幼齿可真正不错,考官要出个《论幼齿之初体验》的考题就好了,真是本朝之大憾事,我王生若做了考官必当填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王生高中,罗偲侠却是名落孙山,虽然有些落寞,却也并不灰心,想着日后好生孝养父母勤劳农事,劳作之余,还是要读这些与农工有益的古籍,做些有益于家人,有益于桑梓的细小之事,也是好的,只是不再凑这高考的热闹了。
这科举一途,原本……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