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和平诚意(上)
一
国共两党签定的《双十协定》,等同于一张废纸。国共两党根本就没有停止过军事冲突,这让美国人深感不安。
蒋介石在与共军多次交手之后,深感兵力不足。按照条约,苏军将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三日开始撤出东北。蒋介石没有足够兵力运往东北,又怕苏联撤兵后共产党趁机而入,于是请求苏军延缓撤兵。苏联正在忙着将东北的工业设备搬运苏联,当然十分愿意,立即答复:延至一九四六年二月一日。
苏联延缓撤军的消息传出,引起世人瞩目。美国舆论哗然,一面抨击苏联毁约欲霸中国东北,一面矛头指向驻华大使赫尔利,质问他出使中国所为何事,怎能容忍此等事件发生。
赫尔利之前并不知情,蒋介石把生米做成熟饭后才知会他,赫尔利十分恼火又没有办法。
赫尔利奉召回国,杜鲁门要他做出合理解释。
赫尔利说:“蒋介石正在一手拉两家,以便把我们拴得紧紧的,跟在他的战车后面没完没了地负责军火供应。”
赫尔利又在关于中国形势的报告中说:“如果美国需要国民党统一中国,就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大加强驻华美军的数量,因为国民党军队远远不能控制华北和东北地区。”
赫尔利的报告在美国政界引起轩然大波。
舆论界质问政府:“既然我们不能帮助中国政府收复失地,那么派遣军队驻华有何意义?战后已经帮助中国重新装备了七十多个师,连个东北都无力收复,是否还要继续无限度的装备下去?美国海军陆战队除了在青岛、塘沽以外,是否还准备在其它地方登陆?”
美国军方认为:“必须显示出对国民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美军撤出,中国的华北和东北都将被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占领,这不仅直接损害了国民政府的利益,也将损害美国未来的在华利益。况且,遣返日军战俘仅靠中国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
但是,美国国务院认为:“国民政府在这个国家已经失去民心,共产党武装虽然装备简陋但深得民心,美国应该避免卷入中国可能发生的内战。”
面对国内种种责难,美国政府既不答复也不澄清,好像一切对华政策失败都应由他赫尔利来负责,赫尔利终于意识到,这样受气的大使实在是无法再干下去了,便向报界公开发表辞职信要求辞职,并向杜鲁门总统递交了辞呈,杜鲁门总统接受了他的辞职。
《纽约邮报》立刻发表文章称:“赫尔利辞职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他的赴华使命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