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7、一堂混乱的数学课
孤峰中学原是一座旧庙宇。五十年代初期,孤峰铺想建一所公办小学,那时刚刚解放,地方政府不可能一时拿出很多钱来建学校,就将石拱桥北面的一座关帝庙毁弃,用庙宇的材料在原址上建起了一横一纵两栋分砖小瓦教室。七十年代初,周校长他们那一批“接受再教育”的城市老师突然下迁来办中学,为着应急,就雀占鸠巢,突击在医院(当时医院也是一座祠堂)对面石板路东,用土墼稻草盖了一排教室,将小学迁到那里,原来的小学就做了中学。七十年代中后期,教育有了发展,孤峰中学的教室又奇缺,公社就再拆几里外的一座牛王庙,在那横向教室的后山坡上再建一排教室和教室北面的一些辅助用房。初中六个班级放在下面一排,四个高中班级放在上面一排。上面一排最北端那个教室就是高二文科班。
也不知从哪一位教育家开始,说学生要学好数学,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而这头脑最清醒的时间就是上午!所以,中学的数学课一律是安排在每天上午。
孤峰中学高二文科班的数学课都排在上午第二节。这天,各班“起立”、“坐下”的声音停止很长一段时间后,应立钊老师才一手掐着两支粉笔,一手用两个指头拈着一本代数书的书角,悠您荡荡吊儿郎当沿着初中教室后的那个石级向高二文科班走来。
文科班的教室内外正乱作一团。那些自从分到文科班压根就没带过数学书的学生,见老师已到教室前的台阶了,就纷纷跑到隔壁理科班借课本,教室门前来往跑动的学生就如古装戏中跑龙套一般,叮叮咚咚呀呀怪叫;上数学当然要发数学作业本,但这些作业本不是在课前就已发下,而是等老师进了课堂,课代表才想起,就将一摞摞本子放到组长面前,组长也懒,不是一本本送到学生座位,也不是从前往后或是从后往前一个个传递,而是组长站在座位上远远向学生桌位抛掷,有恶作剧的,就中途接住,故意你抛过去,他抛过来……一时间,教室上空就变得纸蝶飞舞,哗哗如秋风吹落叶!应立钊老师足足在讲台上站了五分钟,见教室里仍是混乱一片,先是不吭声,也不气恼,只待学生不知是玩足了瘾,还是觉得实在不过意而渐渐停止下来,他才极其平静地问了句:“玩够了?”
课堂里齐声回答道:“没有!还想玩!”
“好,那就再玩吧!”应立钊老师说着,只是嘴角歪斜,脸上并没有丝毫不满的表情。
相反,这时,课堂上却鸦雀无声了。
应老师用那仍无表情的眼光扫视……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 马上登录